典籍里的呼吸:在数字化时代重识传统文本的生命力
当《永乐大典》的残卷在屏幕上被放大到纤毫毕现,当《论语》的电子注本可以实时跳转至不同学者的解读,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典籍触手可及”的时代。数字化技术让千年文献挣脱了馆藏的束缚,却也悄然改变着我们与传统文本的相处方式——指尖划过屏幕的滑动,替代了宣纸间墨香的浸染
当《永乐大典》的残卷在屏幕上被放大到纤毫毕现,当《论语》的电子注本可以实时跳转至不同学者的解读,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典籍触手可及”的时代。数字化技术让千年文献挣脱了馆藏的束缚,却也悄然改变着我们与传统文本的相处方式——指尖划过屏幕的滑动,替代了宣纸间墨香的浸染
当《尚书》的竹简在博物馆的展柜里静静泛着青光,当《楚辞》的字句在电子屏上被快速滑动浏览,我们似乎习惯性地将传统文化视作“过去完成时”——它们是历史的标本,是学术的研究对象,却与当下的生活隔着一层难以穿透的玻璃。然而,真正的文化从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陈列,而是流动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史籍一方文。地处京津走廊的廊坊,在自古至今华光璀璨的文化星空中有独属自己的明星,孕育出无数才华横溢的高士名流,留下了众多诗意盎然的精彩华章。
这场以“影视作品中的各国图书馆”为主题的展览,如同一封写给知识与艺术的情书,在落幕许久后,那些浸润着书香的光影片段,仍在师生的记忆里缓缓流淌,余韵悠长。有人在《柏林苍穹下》的展区静静凝视,仿佛与画面里的求知者…
10月29日至31日,由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指导,典籍博览交流工作委员会主办,长沙图书馆、宏瑞文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典籍博览交流工作委员会2025年会在长沙图书馆召开。来自全国的20余家典籍博览交流委员会成员单位代表,全省各级古籍收藏单位及省内
《易经》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承载着古人对宇宙规律、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如今已成为现代人提升认知格局、应对复杂挑战的重要文化载体。但在实际学习中,多数人面临三大核心困境:一是文字障碍,《易经》卦辞、爻辞多为上古文言,晦涩难懂;二是体系混乱,历代注疏多达
金秋十月,书香满城。10月28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的“医脉楚天 典藏万象——2025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暨长江文化典籍阅读季”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为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值此重阳佳节之际,云南省图书馆“云图乐龄课堂”将与国家图书馆“关爱夕阳”老年课堂共同开展《中医典籍中的养生密码》公益讲座。
在古老的占星典籍《钦定星盘秘要》中,曾记载过一段关于射手座情缘的论述:"木星守护之人,逢秋气转凉之际,命中红鸾星动,遇见命定之缘。"这段话看似简单,背后却藏着射手座情感密码的核心秘密。
读懂它们,便读懂了那些“把名字藏进历史,把功勋刻进丰碑”的英雄,更读懂了信仰穿越黑暗的力量。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国学经典走出典籍、贴近师生,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联合百年文化品牌中华书局打造的“斯文在兹”孔子文化市集,于2025年10月17日16时,在海淀校区科研楼A-B段间广场圆满落幕。作为“孔子文化月”系列核心活动,此次市集以“致敬先师·明
摘 要:重大历史典籍在中华文化传承中居于核心地位,但传统保护方式在传播、传承及可持续性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本文围绕数字人文背景下重大历史典籍版本保护的价值与实现路径展开论述,从文化传承、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与文化认同四个维度,阐释数字化手段在促进典籍保护、学术研究
在为期4天的活动中,专业演员团队在鹤湖新居、茂盛世居两大客家古建内接连呈现4场演出,以“二十四史”为核心内容,将传统汉服、戏剧舞台与百年古建深度融合,为市民打造了一场“可触摸、有温度、有意思”的历史文化体验。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洛阳城的硝烟中,一座古朴的宅院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窦建德的起义军兵临城下,城中百姓纷纷逃亡,而宅院的主人源师民却守在书房里,小心翼翼地将一卷卷典籍装入木箱。他的儿子源少良,时年二十岁,正手持长剑守在门口,望着父亲忙碌的身影,焦急地
近日,在北部战区海军举办的“中国古代军事典籍展”,展示了以《孙子兵法》《吴子兵法》等为代表的历代军事著作。其中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作为重要展品展出,吸引了众多关注。
一学长在阳明读书群中的提醒,让“必有事焉”与“勿忘勿助”这两个高频出现于《传习录》的词汇,再次进入大众视野。追溯其源,二词出自《孟子·公孙丑》的“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细究这句古老哲言,竟藏着一套完整且适用于当代的子女教育方法论,拆解开来,便是四
“什么是中医生活化?”“如何推进中医生活化?”……在9月23日召开的山东省中医生活化工作推进会上,多位中医药专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医生活化。
由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长沙图书馆承办的“书承文脉远 家国湖湘情”文献特展巡展近日走进开福区图书馆,通过珍贵典籍展陈、沉浸式互动体验和主题知识答题,让《楚辞》《贾谊新书》《船山遗书》《海国图志》等20余部湖湘典籍从古籍库房走进校园课堂,
在孔子诞辰2576周年之际,9月27日上午,“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2025年山东省藏书大会暨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开幕仪式在孔子博物馆举行。与此同时,“鲁壁重光:唐宋元珍贵古籍特展”与“阅读的风景——藏书票文化的艺术世界”两个展览开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